家人細心檢視阿嬤的藥盒,才發現外勞竟誤把安息藥放到早飯飯後給阿嬤吃,難怪阿嬤每天早上想睡覺,家人趕忙要外勞在藥袋上註記印尼文,詳細記錄藥名及吃藥時候。
佳里奇美病院專員林正雄認為,藥袋加註越南、印尼、菲律賓、泰國等說話的藥物利用方式弗成行,不光成本增添,且花樣要加長與加大。
林阿嬤兒子說,有分類藥盒,分早、午、餐、睡前教過印尼外籍看護,怕她弄錯,也要她寫印尼文在藥袋上,沒想到照樣失足。
台南一名七旬不識字的林姓阿嬤,後代都在北部工作,休假就回家探望母親,兄弟姊妹輪番回家帶她到醫院看大夫,常日由印尼看護賜顧幫襯 翻譯社比來家人發現,白叟家一早就昏沈嗜睡,阿嬤也埋怨「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常早上想睡覺?晚上反而睡不著」。
在台南新營經營藥局的藥師陳立人示意,有許多外國 翻譯藥,加註其它國度 翻譯說話,也有血壓計會加註良多國 翻譯語言,乃至有藥的外盒包裝有點字讓瞽者能分辯,相當貼心。
台南市衛生局副局長黃文正透露表現,現行劃定只要標示中文;科長陳明旭說,可努力看看,除向衛生福利部反應,也會向病院及診所宣導 翻譯社
陳立人說,藥袋上有中英文利用方式,而台灣有愈來愈多外籍的關照,為避免白叟吃錯藥,他贊成藥袋加註外籍看護的國度文字,將在藥師公會聯合會建議衛福部。
一位溫姓婦人說,藥太多會搞混,有外籍關照延續一個星期將早上與晚上餵倒置,還好沒大礙 翻譯社
來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1322/2798498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